编者按:
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,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“中国建造”为支点,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,以产教融合齿轮链接时代发展脉搏,书写了服务区域经济的“建院答卷”。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、周鼎 实习生蒋斯博)
名师铸匠心:双师团队激活智能建造新动能
湖北建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自2021年开设以来,已成为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的“王牌担当”。学院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绿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实训中心等硬核平台,和中建、中铁、中冶等智能建造头部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,打造“理论-虚拟-模拟-工地”四境课堂。
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。学校供图
如果说先进的硬件设施为专业发展搭建了坚实舞台,那么一流的师资团队则是智能建造教育的灵魂所在。学院的师资力量也同样亮眼: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、90%“双师型”教师、9名湖北省技术能手……他们依托校内实训基地,将各种智能教学设施和智能施工装备转化为模块化教学场景,通过空中课堂和工地课堂,实现工地实况与教学现场双向赋能。在这里,建筑科技不是浮在云端的概念,而是距离真实项目百里开外仍能运筹帷幄。
这些硬核的教学实力与创新模式,不仅让知识传授更具实效,更在师生身上结出了丰硕的实践成果。教师李澍带领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上屡获佳绩。学生杨苏旺作为工作人员代表湖北建院亮相世界数字教育大会……从赛场佳绩到国际舞台亮相,湖北建院的师生们用实力证明,这里既是培育建筑人才的摇篮,更是让梦想在实践中绽放的沃土。
科技进课堂:工地变身“实训实验室”
湖北建院与企业共建实训新生态,依托项目打造“智能建造现场教学基地”,开发模块化实训课程;攻关行业新标准,联合开展建筑机器人施工规范、数字交付标准等课题研究;培育复合型人才,构建“BIM工程师+智能装备操作师+数字化项目经理”人才矩阵。
今年2月,智能建造先锋班师生及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,一同走进中建三局汉韵公馆国家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,开展了一场以“场景化教学+产业化实践”为核心的沉浸式现场教学。作为国家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,汉韵公馆以“第四代住宅+智能建造”双示范为特色,集中展示装配式造楼机、无人化运输机器人、AI质检系统等多项行业前沿技术。
BIM+AR实时透视建筑“生命体征”,三维正向设计实现“一模到底”数据贯通,塔机集控系统达成“一人多机”精准作业,数字孪生平台远程调度建材无人配送……在项目总工程师吴吉指导下,智能建造先锋班学生现场操作智能建造管理平台,体验设计数据驱动工厂智造、装备智能施工的“虚实联动”全流程,直观感受工业互联网与建筑实体的深度融合。
学院师生沉浸式体验机器人造楼。学校供图【责任编辑:黄培】
昆明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