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靠,兄弟们,你们还记得那句“我要买GT-R”吗?当年《头文字D》一出,多少80、90后直接梦碎在AE86和GT-R之间。结果主角开破车,咱们心里却只想冲进4S店喊一句:老板,来台R35!
可就在今年8月26号,日产官方一声不吭地把最后一台GT-R R35送下了生产线。没搞发布会,没整情怀大片,就这么静悄悄地,像一个老拳王打完最后一场比赛,默默走进更衣室,脱下拳套,再也不回来。
这车啥来头?早年江湖人称“东瀛战神”,不是吹的。1969年刚上赛道,直接干出50场连胜的恐怖战绩。后来石油危机来了,第一代GT-R刚冒头就被迫停产,但那四个圆圆的尾灯设计,愣是传到了今天,成了GT-R的DNA。
真正封神的是1989年的R32。澳门东望洋大赛上,面对宝马M3、奔驰190E这些狠角色,GT-R直接碾压式夺冠。从那以后,“战神”这俩字就焊死在它脑门上了。
到了2005年,《头文字D》上映,余文乐那台漆黑GT-R一亮相,引擎轰鸣直接炸进一代人的DNA。那时候谁不想踩着油门,听着RB26DETT六缸双涡轮的咆哮,来一句“我要买GT-R”?
当年R35刚出的时候,777万日元(折合人民币50多万)的价格,在超跑圈里真算“平民超跑”了。保时捷911 Turbo卖你一百万,GT-R性能不输还便宜一大截,谁不心动?
可现在呢?二手车市场瞅一眼都吓一跳。2023款的GT-R,落地没多久,二手价直接飙到一百万往上,顶配的甚至炒到两百多万。以前是“平民超跑”,现在是“富豪玩具”,这身份转变比翻书还快。
再看日产自家日子也不好过。2024财年亏了6708亿日元,2025年第一季度又亏了1158亿日元,折合人民币快六十个亿。轩逸以前月销四万,现在八个月加起来才卖了十六万。奇骏更惨,巅峰年卖21万,今年前八个月才四万三。全球销量前十都进不去,被比亚迪、吉利甩在身后。
为了活命,日产搞了个“Re:Nissan”计划,全球裁员两万,关七家工厂。电动化转型慢了半拍,早年搞的纯电轩逸,没水花就凉了。现在靠东风日产N7撑场面,11.99万起卖B级车,配置堆到20万水准,第一天订单破万,七月份月销冲上六千,算是给日产打了一针强心剂。
有意思的是,GT-R宣布停产那天,小米SU7 Ultra正好上市。更绝的是,GT-R官方还发图祝贺小米:“欢迎加入超跑俱乐部。”这话听着热血,细品有点心酸——像是老前辈把火炬递给了后生,转身退场。
但你别说,这俩还真有点宿命感。GT-R当年纽北湿地跑出7分38秒,量产版干到7分29秒,秒了911 Turbo。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去年纽北刷出6分46秒874,今年又干到6分22秒091,四门车里全球第三。一个时代落幕,另一个时代刚点火。
现在超跑圈早不是V8咆哮的天下了,电动四驱、三电机、赛道模式,玩法全变了。保时捷Taycan、法拉利SF90都电了,GT-R还守着那台RB26的余晖,确实跟不上趟。
不过日产社长伊万·埃斯皮诺萨说了,GT-R不会死,未来一定会复活。咱就等着看,下一代GT-R是不是也插电混动,甚至纯电登场。
这年头,神车也得与时俱进。GT-R谢幕,不是终点,是留给后来者的战书。而小米SU7 Ultra的出现,至少证明了一件事:中国车企,现在也能站在超跑牌桌前,跟世界叫板了。
昆明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