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疾控7月27日数据显示,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,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,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。
“基孔肯雅(Chikungunya fever)”源于非洲斯瓦希里语,意为“弯曲身体的人”,描绘了患者因严重关节疼痛而无法挺直躯体的姿态。它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特别是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与埃及伊蚊。
除高热、关节痛外,患者还可能伴有皮疹、恶心、肌肉酸痛、头痛等表现。通常情况下,大多数患者一周内便可自愈,但部分患者却会出现持续数周至数月的慢性关节痛。另外,老年人、孕妇、儿童及基础疾病患者需特别警惕该疾病可能引发,如脑膜炎、心肌炎等罕见并发症。
当前,随着夏季高温潮湿天气持续,蚊媒病毒活动频繁。广东多地正面临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多传染病同步防控压力。因此,早期建立快速、灵敏、特异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。
7月29日,华大基因基于荧光PCR与高通量测序双技术路线,推出了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“筛、诊、监”全面精准防控方案,其中包含基孔肯雅热核酸检测试剂盒、PTseqTM Plus高通量基因检测、PMseq®基因组高通量基因检测,适用于应急响应与日常监测,能满足海关、疾控等场景的检测需求。
展开剩余43%针对基层及大规模人群筛查场景,华大基因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,能对血清样本中基孔肯雅病毒核酸进行快速鉴定,并在2小时内快速出具检测报告,具备快速、低成本、易普及的优势。而对于需要鉴别诊断的患者,华大基因的PTseqTM Plus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具备靶向捕获病原功能,其检测范围已覆盖基孔肯雅病毒、登革热病毒等700多种病原,灵敏度更高。针对临床中出现的不明病因、复杂感染、危急重症的患者病例,华大基因的PMseq®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高通量基因检测,能检测超36000种病原,并同时捕捉基孔肯雅、登革热、寨卡、黄热病毒等多种病毒,能在临床表现重叠时帮助精准鉴别。对于基孔肯雅病毒的高载量样本,宏基因组学方法能实现对检出序列进行进一步的拼接与组装,助力病毒传播路径的溯源及变异监测。
在复杂感染防控领域,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已逐渐成为病毒防控的重要工具。未来,华大基因还将基于平台化、标准化的基因检测能力,持续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,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病原体快速识别与精准干预解决方案。
发布于:广东省昆明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